朝鲜族老人节,朝鲜族有敬重老人的悠久传统。早在李氏朝鲜(公元1392—1910年)时期,农历每年九月九日,是老人安慰日。届时,朝廷要设“耆老宴”,邀请60岁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吏赴宴,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在民间,青少年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尊称,当着老人面不许吸烟,不许喝酒。非喝不可的场合,也要背席而饮。尤其不许向老人借火或对火点烟。在老人面前不准说粗话,吃饭时须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并给老人和宾客单设席桌,好吃的食品要摆到老人跟前,老人未动筷子前,晚辈不得先吃。与熟识的老人出门同路时,年轻人不得走到老人前面,若有急事赶路,需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明原因,然后才能超前。路遇长者,要致礼问安让路。每个家庭都很重视老人的花甲寿辰,这天要隆重操办“花甲宴席”。寿星老人身穿新衣,坐于上席正中,两旁有邻里老人作陪。祝寿开始,从长子夫妇起,到孙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福,感谢老人的辛苦操劳及养育之恩。在朝鲜族不同的聚居区,几乎都过老人节,只是时间不同而已。黑龙江省的朝鲜族,节期一般在六月二十日或二十四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1984年起,把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老人节。节日里村村都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人人都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各地还要举行祝寿大会,请60岁以上的老人坐在台上,为他们佩戴大红花,并接受全村晚辈们的祝福。诗人和作曲家还专门为老人节谱写了《妈妈,祝您长寿》的歌曲。除祝寿大会和“花甲宴席”外,还有传统的体育文艺活动,老人们与晚辈一起边歌边舞,尽兴欢乐,共享天伦。(转引自:高占祥,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知识出版社,1993年07月第1版,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