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和洮泯花儿的歌手们一样,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时间有长有短。如甘肃省莲花山等地花儿盛会比较有名,不仅本地的歌手参加,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打擂献歌。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 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撒拉令”“保安令”等,在流传地区家喻户晓。
临夏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莲花山花儿”两大类,演唱时用临夏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河州花儿”结构工整,每首一般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言情,前后两段字词相等。长者十字一句,短者七字一句。唱词语言、格律、声韵、音节要求严格,韵脚是“河州花儿”的灵魂,逻辑和感情的重音非常突出。“河州花儿”流传着上百个曲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州大令”、“水红花令”、“白牡丹令”等。“莲花山花儿”以康乐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相交的莲花山而命名,基本格律为每首三句,头一句起兴,句叙事,每句七字。演唱内容有“整花”与“散花”之分。“整花”就是叙述整部故事或完整内容的“花儿”。如《三国》、《西游记》等,还有叙述莲花山景物的。“整花”有固定的歌词,全靠歌手世代口头相传。“散花”就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这一类无固定歌词,全靠歌手当场编唱。“莲花山花儿”只有一个曲令,即莲花山令,具有代表性的有“莲花山令一”、“莲花山令二”。(闻婷编著;沈丽颖主编,《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