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音乐 >> 正文

民间音乐:兰州鼓子

发布日期:2019-10-24         点击: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鼓子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人都要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气氛十分热烈。

兰州鼓子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历史年代,目前尚无一致看法。据《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宋赵德麟(令田寺)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镇原慕少堂在《甘宁青史略》中沿用此说,称“鼓子词的剑始人,是宋安定郡王赵德麟(今田寺)”。现代曲艺专家陶钝也说:“唐人元稹写崔传奇故事《莺莺传》后,有宋人赵德麟传写其事的子词说唱作品,继有金人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另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究所编撰的《说唱艺术简史明确提出:“兰州鼓子源宋代,流行甘肃兰州地区。目前,鼓子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如下几种说法:一种意见明确提出,兰州鼓子可能始创于宋,曾繁荣于元、明之际,但也不排「受宋词、元曲的影响;另一种看法认为,它可能由宋词、元曲的诸宫演变而来,并与唐代的敦煌变文有着血肉关系;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宋时广泛流传在北方的鼓子词,首先传入安定郡,经过赵德麟加工富,然后再传入兰州,又吸取了当时兰州流行的“平调”“勾调”调”的优点,成为兰州流行的十大调之一。《兰州鼓子研究》一书提一种新的见解:“兰州鼓子的产生,应当在北京八角鼓、陕西眉户的成型之后,而且应该说是由外地传来,并非由当地某一人所始创……”“由北京八角鼓繁衍而生的新型地方曲艺兰州鼓子,大约在清朝道光、咸丰前后,便开始在当地娱乐场所慢慢传唱了”。这里明显地存在着兰州鼓子产生年代的差异,该书明确提出了清代的道光、咸丰期。不过,以上几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兰州鼓子的产生,绝不一个人所能成就的,而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形成过程。至于哪一种意见才是正确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彭金山,王知三编,《人文甘肃·民俗卷  多姿风情》,敦煌文艺出版社,2013.09)

上一篇: 民间音乐:两当号子

下一篇:民间音乐:包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