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吹歌是我国传统器乐吹打乐之一,流行于河北,约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它以吹奏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器及旋律性乐器,演奏曲目大多来自民歌和戏曲唱腔,故名吹歌。演奏这种吹打乐器的班社组织则称为吹歌会。
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以丝弦乐器,再加一种打击乐器;另一种乐队组合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吹歌通常是在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场合演奏,年节时为民间歌舞伴奏。
河北吹歌分冀南吹歌、冀中吹歌、冀东吹歌。冀南吹歌的主奏乐器是唢呐,配以笛子、打击乐等。冀南吹歌以永年吹歌最具代表性。永年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吹歌队众多,乐曲异常丰富,分大套曲、小套曲、杂牌曲三类。以《刘备过江》为代表的大套曲、以《唐帝三载曲》为代表的小套曲、以《将军令》为代表的杂牌曲,具有热烈奔放、质朴粗犷、温柔轻巧的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冀中吹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定州吹歌。据说苏东坡在仼定州知府期间,曾为农民插秧时所唱的田歌小曲填词正曲,所以后人有“苏吹歌”“苏秧歌之说。定州吹歌的特点是以管子为主奏乐器,唢呐、笙、笛、板胡等为伴奏乐器。演奏的乐曲以反映农家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打枣》《放驴》《豆叶黄》等最富风味,演奏时情绪热烈,讲究音色和韵味之美。其中,“咔戏”是个绝活,用管子、唢呐吹奏一段乐曲之后,放下手中的乐器,嘴里继续发岀奇妙的音响,不仅能模仿河北梆子《大登殿》、豫剧《朝阳沟》等戏曲唱腔,还能学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令观众拍手叫绝。它的秘密是演奏者舌下含个很小的金属片,可发出奇妙的声响。
冀东吹歌,音色甜美淳厚、娓娓动听。在冀东一带被誉为“花吹之最”的是唢呐演奏家陆云起(绰号陆铁嘴)。“花吹”是以长杆大唢呐为主奏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冀东吹歌中独有的。陆云起高超的演奏艺术,娴熟的表演技巧,把长杆唢呐的音色控制得极为纯净甜美。尤其是“花吹”中的连续三次拔节、摘碗、反手、倒手、剜、点、扭、转等演奏技艺绝妙异常,令人赞不绝口。陆云起吹奏的代表作品有:《柳青娘》、《满堂红》等。(王欣编著,《中国古代乐器》,第180-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