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故事 >> 正文

民间故事:张郎休妻

发布日期:2019-11-10         点击:

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使得世界各地都流传着许多表现人与命运关系的民间故事。“张郎休妻”就是表现这一主题的一个常见故事类型。故事讲述的是人与运气的关系:妻子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却遭到丈夫的遗弃。被遗弃的妻子最终获得了好运,丈夫却因休妻而丧失了福气。这个故事在亚洲东部的一些国家广泛流传。在丁乃通编撰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按AT分类,这个故事的编码为841A “乞丐不知有黄金”型。丁氏索引收录了 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一类型在中国境内流传的24例文本。20世纪80年代中国全境的民间文学普查证实,这一故事 在我国有着广厚的传承土壤,满、蒙、苗、侗、瑶、壮、布依、 拉祜、白、哈尼、景颇、藏、撒尼等民族都有流传,有多种异文存在。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就记录了这个故事在辽宁境内流传的多种异文线索。同时,也是各地的故事家熟知并津津乐道的故事。

休妻故事在我国的流传主要有以下三种型式:一是贫妻型。此为休妻故事比较典型的型式。故事的梗概为:某富人为儿子算命得知,其子须娶一有福女子为妻才能保住家业。一贫女因此中选被娶。婚后丈夫嫌妻子出身卑贱而将其休弃。贫女骑马离家,她信马由缰地来到一户穷苦人家,家中只有母子二人,贫女嫁给了这家的小伙子。她拿出带来的银子让丈夫去买粮米,穷小伙子未见过银子,不知为何物,说他平日打柴的地方有很多这东西。贫女在丈夫的指点下,找到了很多银子,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贫女的前夫家业破败后沦为乞丐,恰好到贫女家乞讨,由于运气不济,几次都未讨到食物。贫女认出这个倒运的乞丐正是她的前夫,还是周济了他。两人相认后,前夫羞愧难当。这一型式的代表性文本有《叫化女》、《信马由缰》、《有福的姑娘》等等。

二是丑妻型。这一型式主要融入了“丑妻近地家中宝”这一带有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印记的观念意识。与贫妻型故事不同,此类故事的特点是强调女主人公不但出身卑微,而且相貌丑陋,故事往往刻意渲染其丑。如《丑福人儿》

三是灶神来历型。与前两个亚型相比,这一型式在休妻原因上有所不同,多是丈夫受了别的女人的勾引而休妻。这个女人或是女主人公的妹妹,或是她的邻居。故事的结尾也有较大变化:女主人公再婚后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前夫沦为乞丐并双目失明。他前来乞讨,女主人公认出了前夫,出于怜悯,做了他爱吃的食物并在食物中暗藏了金子。前夫从暗示中得知来到了前妻的家,不禁羞愧得钻灶自尽。女主人公念及前情,将前夫作为灶神祭祀起来,从此民间有了祭灶的习俗。在众多异文中,也有结尾是前夫不知给他的食物中藏了金银,反将食物转送给他人,或者遗失了,结果与到手的财富失之交臂。当他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后, 才羞恼得钻灶而死的。如此处理显然是进一步强调前夫没有福气。这一型式的代表性文本有《灶君的传说》、《张灶王》、《灶王爷的来历》等。关于灶王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休妻型是最富于世俗性和趣味性的一种。(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605—616页)

上一篇: 民间故事:老人是个宝

下一篇:民间故事:路遥知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