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节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节庆节气 >> 正文

春节

发布日期:2020-01-25         点击:

 

春节,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元日”,中国人俗称“过年”“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所有节日中最隆重、最热烈,庆祝时间最长的节日。春节的到来,意味着草木凋零的寒冬即将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天即将到来。

“年”的由来

什么是“年”?在甲骨文中,“年”的写法为上面一个“禾”字,下面一个“人”字,用一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说文解字·禾部》称:“年,谷熟也。”《尔雅》亦有“年者,取禾一熟也”的说法。用谷物的成熟,来表达时间的概念,由此可见我们文化中时刻传递着农耕文明的气息。春节,即新年为一年的开始。

 

字源演变

春节的源流演变

春节一般指一年当中的第一天,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以除夕和初一为高潮。年前驱邪除秽,岁后迎新纳福,如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等。

春节可以称得上人们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对于贴春联、放爆竹、拜年等春节的传统习俗大家都耳熟能详,今天便介绍介绍“春节”的源流演变。

相传帝舜继承天子时,带领人们祭拜天地,于是人们便把帝舜继位的那天定为新年的第一天,叫做岁首,这就是夏历的新年。

到了先秦时期,开始有了新年习俗的萌芽,不过那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结束后,为报答神灵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祭祖先)、“蜡(zhà)祭”(祭百神)活动。

《诗经》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月交替之时人们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九月肃霜,十月涤汤。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思是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来表达对神的感谢。不过那时的庆祝活动,因为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日期,大概在冬天农闲之时,这是新年习俗的雏形。

后来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百姓经历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也苦不堪言,虽然秦朝统一了中国,但是徭役赋税极其严苛,民不聊生,直到西汉初期开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社会生产慢慢恢复和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情趣开始高涨,形成了一系列的节日习俗。后来《太初历》开始推行后,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被正式确立下来,于是原来各地区不同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开始逐渐统一到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新年的习俗越来越浓烈。汉朝时,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东汉崔寔在《四月民令》中写道:“正月一日,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

魏晋时,开始有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这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同时在《风土记》中还记载了,在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即“年”这种猛兽)的传说。

新年习俗在唐朝发生了裂变。糖茶的内外文化交流很频繁,新年习俗从过去的祈祷、迷信的神秘气氛开始向娱乐、礼仪方向转变。过去过年的爆竹不再用来驱鬼,而成为欢乐的方式。唐代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了一种“拜年贴”。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很快这个形式开始在民间普及,大家改为梅花笺纸,相互写“拜年贴”。可以说从唐代开始,新年才成为普天同庆的“良辰佳节”。

到了宋代,人们在过年时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凡御宴至第三盏,方进下酒咸豉,双下驼峰角子。”

到了明朝,又开始盛行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等活动。清朝对过年是非常重视的,宫廷里那天极尽奢华,皇帝写福字赐给群臣,过年一直延续到元宵佳节才结束,猜灯谜是极为流行的娱乐方式。

明清时期的新年习俗又与之前有所不同,礼仪性和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里相互拜谒,达官贵人流行互送名帖或登门叩拜;平民百姓讲究互赠礼品,相互拜年。在新年期间舞狮子、舞龙、演戏、说书、踩高跷等娱乐活动开始出现。这时期,新年习俗已经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大博览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在休假。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规定春节假期,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送名帖

贴春联

 

 

上一篇: 新年习俗知多少

下一篇:少数民族的新年节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