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小寒的来历
当太阳达黄经285°时,小寒节气开始,交节时间再1月5日或6日。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的来历
当太阳达黄经285°时,小寒节气开始,交节时间再1月5日或6日。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达到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的特点
关于小寒
从字面上看,小寒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大寒应该是最冷,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候确实小寒。当然,因为地域不同、年份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俗语讲“冷在三九”,就在小寒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小寒、大寒冷作一团”等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刮西北风,经常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因而气温波动幅度较大。
小寒时节,除南方地区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在冬前浇好水、施足冬肥、培土壅根的基础上,寒冬季节采用人工覆盖法也是防御农作林物冻害的重要措施。
小寒的风俗
小寒节气探梅、访梅是一件雅事。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此外常见的习俗还有“冰戏”、吃“菜饭”等。

冰戏图
我国北方各省,入冬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别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上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载:“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南京“菜饭”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