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节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节庆节气 >> 正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发布日期:2020-01-02         点击:

 

腊八节由来

       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仪式,起初是祭祀祖先,后佛教传入中原,受其影响,腊八开始佛教化。腊祭仪式是古代年尾的一个重要节日,唐宋之前非常兴盛,唐宋时期腊祭的地位开始下降,分化成两个节日,一个是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的腊八节,一个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

腊祭

最早的腊祭有两种祭祀形式——蜡祭和腊祭。蜡祭主要是祭祀农业神,它的仪式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祭品、祭祀的神灵、祭祀程序等在不同的朝代不尽相同。腊祭则主要是指祭祀祖先,年终祭祖也是上古时期的主要风俗习惯,感恩祖先的,也祈求祖先的保佑庇护。

腊祭和蜡祭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原来的秩序打破重组,因腊祭和蜡祭的时间很近,所以二者逐渐融合,通称为“腊祭”,“腊月”也由此得名。先秦时期的腊祭活动会持续很多天,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祭

腊八节的发展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腊八节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同步态势,加上佛教的推波助澜,腊八节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宋朝时,腊八节进一步稳固地位,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由此也成为腊八节的主要标志。清末,中国社会进入动荡不安的年代,废除旧传统、学习新思想的改革呼声越来越高,腊八节难逃被改革的命运,出现了衰落趋势。

腊八习俗

腊八粥

      腊八节这天流传最广、最被大家喜爱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了。腊八粥其实是一种宗教节日美食,意为佛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尤其到腊月初八。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载:“此月(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周密《武林旧事》云:“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今天的腊八粥和佛家腊八粥相比,更加色美味香,还象征吉祥福寿,喜庆丰收。制作腊八粥的食材因地域和年代的不同而稍有差异,但大多包括米豆和果品两类,而且分别有些寓意,像百合代表百事和睦、桂圆代表富贵团圆、核桃意味着和和美美。腊八粥熬好后,要先供奉神灵和祖先,然后全家人才可以享用。部分地区还有施粥的风俗,腊八当天只要有乞讨者上门,就要为了积德而施饭。

 

腊八蒜

     我国很多地区有制作腊八蒜的习俗,这最早和收账有关。商家会在腊八这天清点账目,俗称“腊八算”。另外快过年了,债主也会在这天去要债,腊八一大早,债主就派伙计给欠债的人家送去账单,还有的会一起送些“腊八蒜”,暗示欠债人该算账了。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下一篇:2020年1月1日: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