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节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节庆节气 >> 正文

节庆节气:古尔邦节

发布日期:2019-10-29         点击:

伊斯兰历12月10日,即朝觐的最后一天是古尔邦节。由于每逢此日,穆斯林无论是在城市的公寓,还是在偏僻的乡村,都要仿效朝觐队伍在米纳献祭的仪式,杀一头绵羊或山羊,所谓“杀牲献祭”,因此古尔邦节又称为“宰牲节”。宰杀后的羊肉一半在家宴上吃,另一半要施舍给穷人,或者互相赠送。之后,穆斯林要沐浴礼拜,举行会礼。

关于古尔邦节也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易卜拉欣被迫把易司马仪和其母亲送到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后,并没有忘掉孩子,很关心他的情况,也时常到这里来看他。易司马仪慢慢长大成人,已经能够独立生活和劳动。有一夜,易卜拉欣做了一个梦,梦中真主命他将儿子易司马仪杀掉供献祭。先知们的梦境都是真实的,梦中所见都必须实现。易司马仪是先知唯一的儿子,要让自己亲手把他杀掉去献祭,这是何等痛苦的事!然而,先知毕竟是先知,易卜拉欣靠他对真主的坚定信仰承受了这种痛苦,他决心服从真主的意志。于是他来到儿子的身边,对儿子说:“我的儿子啊!真主在梦中命令我把你杀掉供献祭给他,不知你是否愿意?”儿子顺从地对父亲说:“父亲啊,若是真主的旨意,你就奉命行事吧!”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使父亲更顺利地执行真主的旨意,易司马仪对父亲说:“父亲啊,你把我捆紧一些,免得我摇晃;请你脱下我的衣服,否则血溅到上面母亲见到了会悲伤;把你的刀磨快点,看准我的喉咙,将我一刀杀死,这样会减少我的痛苦。请代我问候母亲。如果你愿意,请把我的衣服交给她,这是儿子留给母亲的纪念。”易卜拉欣对儿子说:“你能帮助我完成真主的旨意太好了!”说着把儿子抱在怀里,亲吻不止。父子俩抱头痛哭。易卜拉欣捆住儿子的双臂,把他放倒在地,然后操起刀子。他望着儿子,泪如雨下,不住地唉声叹气。他把刀对准儿子的咽喉用力砍下去,但是却砍不动,原来真主已退去了刀刃。他又举起刀对着儿子的脖子砍下去,但还是砍不动。易卜拉欣不知所措,便向真主祈求该怎么办。真主默示:“易卜拉欣啊!你已经按梦境里的指示办了。我就是这样犒赏一切为善的人。”父子俩得救了,一起感谢真主。此后,对真主更加坚信不移。原来,真主牺牲天园中一只肥大的绵羊赎救了易司马仪。父子俩回头一看,只见一头绵羊在他们身边。易卜拉欣拿起刚才用过的刀,对准羊脖子砍下去,绵羊立即倒地,鲜血淌了一地。这头羊就是易司马仪的替身。从此以后,所有的穆斯林为了纪念这件事,并表示感谢真主,每年都在这一天宰牲献祭。这就是古尔邦节即宰牲节的由来。(转引自:李绍先著,李绍先眼中的阿拉伯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05,第165、166页)

上一篇: 节庆节气:开斋节

下一篇:节庆节气:仙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