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舞蹈 >> 正文

民间舞蹈:​猴舞

发布日期:2019-11-05         点击:

是我省民间社火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榆林、汉中、凤翔等地均有。有的以独舞表演;有的属群舞形式。其中白水县表演的以群猴集体大闹花果山为内容的形式,称为《满山猴》;横山县有《孙猴盗扇》节目;白河县流传的《猴子爬杆》则属于一种民间杂技。虽说各地表演的形式不同,但均以“舞猴”为主,表演者必须扮猴相,以孙悟空为主要形象,并模仿猴子抓耳挠腮等生活习性动作,运用翻、跳、滚、转、爬以及戏耍挑逗等神情体态,表现出猴子机灵、活泼、敏捷的性格特征,塑造广大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美猴王形象。

榆林市榆阳区表演的《猴舞》,则是在一只大猴的率领下,有五、六只小猴跟随猴王进行集体表演的“群猴舞”,最后小猴子运用叠罗汉的方式将猴王架起来。黄陵县表演的《猴舞》则由一只猴子手执金箍棒站在打击乐队前,运用挥棒、转棒、抡棒以及“鸡啄米”动作(即用棒头连续向下闪动如同小鸡吃米的形象),指挥着社火舞队打击乐的演奏。汉中的《猴舞》,即在一只大猴子的率领下,由四、五只小猴在场中央摆置的八仙桌子上进行上、下,并沿着八仙桌进行四周翻滚跳转以及钻桌、上桌、跳桌等过程,表现猴子的戏耍挑逗。陕南有些地方表演《狮子舞》时,也有用猴子做“引狮郎”的。如南郑县表演《高台狮子》时,就由四只猴子做“引狮郎”,当狮子要爬上九层高桌之前,四只猴子先爬至最高一层方桌上(方桌四腿朝上),各抱一条桌腿表演“朝天一炷香”(即抱桌腿做倒立状),给观众增添惊险玄妙之感。《陕北秧歌》队尾中,也常有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组成的《唐僧取经》、《孙猴盗扇》等节目。舞者除了孙悟空外,还有唐僧、沙和尚、猪八戒、牛魔王、铁扇公主等,以增添秧歌舞队的活跃喜悦气氛。

在关中民间《芯子》《高跷》表演中也有《猴舞》和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及《唐僧取经》一类的节目,至今,各地每年春节闹社火、闹秧歌时,《猴舞》不仅是常见的一种传统舞蹈,也是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们喜爱的节目之一。充分表现人民群众对“齐天大圣”孙悟空向往自由、伸张正义,敢于向封建势力做斗争精神的歌颂和赞扬。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陕西卷,学林出版社,2014.01,第282页)

上一篇: 民间舞蹈:​跑马、跑牛

下一篇:民间舞蹈:水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