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舞蹈 >> 正文

民间舞蹈:左脚舞

发布日期:2019-10-31         点击:

彝族左脚舞,彝语称“咕遮”。左脚舞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娱人、交往、健身为目的民间舞蹈,并包含了彝族人民对天、地、日、月、火、虎等自然崇拜的文化。左脚舞产生于彝族早期社会,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相对固定的左脚歌舞跳法和唱法。千百年来深受牟定彝家所喜爱。

左脚调节奏明快,纯朴自然,表现力丰富,为高八度声腔演唱,清脆悦耳,高亢热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牟定县境内共整理出广泛流传的左脚调300多首,其中,彝族祝酒歌的代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为左脚调的代表曲目。

每到农历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或有人家娶妻嫁女,夕阳西下之时,远远近近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群众不邀而到,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表演者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彝族民间歌舞——左脚舞》传统舞蹈由《高山顶上茶花开》、《莫给小妹白等着》、《彝山松毛绿茵茵》、《青菜心白菜苔》、《我们团圆在今晚》、《昙华山好地方》、《阿哥阿妹跳脚来》、《赶会调》、《小哥小妹去玩耍》、《歌唱丰收年》等十个曲目组成,牟定是左脚舞的故乡,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是民族传统盛会“三月会”,届时,既有彝族歌舞的表演,又有商贸活动。2008年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钟廷雄,莫福山主编,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A variorum of nationally inscribed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legacies in China,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09,第189页 )

上一篇: 民间舞蹈:木雀舞

下一篇:民间舞蹈:烟盒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