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舞蹈 >> 正文

民间舞蹈:披毡舞

发布日期:2019-10-31         点击:

披毡舞流传于禄劝县汤郎乡金沙江沿岸的彝族山寨和宁蒗县、寻甸县的彝族聚居区,是男子婚娶喜庆时所跳的自娱性舞蹈,现此舞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披毡舞分为三段即“幼年时期”、“青年时期”、“出嫁”。第一段左手始终拉住披毡左侧边沿,犹如怀抱婴儿不能随意摆动,边跳边歌颂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借以表达父母养育之恩。第二段则表现告别童年时期步入青春期的欢快心情,右手抓住披毡边沿往上抛起。第三段舞蹈进入高潮,表示姑娘出嫁,告别父母兄妹开始新的生活,舞蹈动作起伏跳跃,气氛热烈,反映了姑娘出嫁时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

披毡舞主要由中年男子来表演,人数可根据场地大小增减,但一般不少于四人,每逢婚嫁喜庆时,在场院内或在场坝上,在一唱一和歌声中舞动披毡跳跃,气氛热烈,动作奔放,金沙江流域的彝族群众深为喜爱。

舞披毡者用黑布缠头,上穿黑色对襟上衣,下穿扭裆裤,脚穿布鞋,披一件黑色披毡。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云南卷上册,学林出版社,2014.01,第263页)


上一篇: 民间舞蹈:跳菜舞

下一篇:民间舞蹈:羊皮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