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音乐 >> 正文

民间音乐:长白山森林号子

发布日期:2019-10-28         点击:

长白山森林号子是长白山区伐木人抬木时唱的一种歌,俗话叫“号子”。号子是人在抬木时自然发出的呼声,由抬木人中的领头人“杠子头”又叫“号子头”来“领唱”,其余的人“接唱”,又叫“接号”,便于抬木行走时迈步整齐,使木头悠起来,从而平分压力,运走木头。

长白山森林号子是包容文学、音乐、行为、喊唱,乃至互相说话方面的生活认同和思想表述等综合艺术成分和文化意义的作品。

号子的内容包含了东北民族生存的哲理箴言、民间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笑话和传说等,是反映长白山区人民群众生活和自然风貌的百科全书。

号子体裁既有临时发挥、随时创作的散体,又有几天或更长时间不断使用的复合体,同时也有较长的叙事歌。号子的演唱方式虽然较固定,但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往往充满多样性,变化无穷。

起号和接号,这是长白山森林号子的重要特色。起号人的第一句往往决定这首号子的成功与否和流传能力,这主要表现在起号人的声音和时间上。

每首号子的每个号子头起号声调特别重要。号声的大小、高低、粗细、强弱都决定着其他接号人抬木劲头,步伐步态,甚至运送距离和时间的掌握,都是靠号子来控制。

一种调律,多种内容,这是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另一重要特色。一种固定的调律早已让人记于心中,便于大家都“走在号上”。

抬木是一种齐心协力的劳动形式,号子就是用自己的韵律来调节人的步伐,所以叫“走在号上”,这是调律的作用。而号子内容的变化,完全由“号子头”去完成,他的“变化”也要在同一的调律中去进行。

长白山号子主要包括《串坡号子》《归楞号子》《上跳号子》《拽大绳》等等。

《串坡号子》主要是在山场子上把伐倒的大树归到爬犁道上时唱的号子。这类号子在深山老林的雪原里进行。

山里孤寂无人,处处是山涧和陡坡。《串坡号子》充满了“提醒”性。指挥众人注意脚下的树根山石,以免绊倒伤人或滑坡。是一种完全劳动性的形式特点。

《归楞号子》是在林场山下进行运木抬木时唱的。这种号子着重表达了林业工人把原木运下山后的一种喜悦,并对一些围观的人来抒发自己的愉快,有时免不得带一些挑逗和对话。这全靠“起号人”的创造,因这时的号子往往是在众人围观的公共场合下进行的。由于号子的灵活多样,往往也会调动起众人的情绪。

所有的号子,都在号子头领唱之后,众人以“嘿哟”或“嘿嘿哟”等声接号,这也称为号子的独特形式和特征。

接号的人,号和行为要统一。就是在发出“接号”的号声之后,步伐和身体的扭动要符合韵拍,这是森林号子的重要特色。这种接号完全来自于人身体在负重情况下的自然的统一,也是负重前行的一种心理压力的释放。

森林活动使每一个抬木人必须要会喊号、接号,并运用号子去工作,这是一种自然行为的歌声。

有时号子也会出现“南腔北调”,这不是号子本身的原因,而是唱号子的人来自天南地北,这会使得号子的声音发生变化,但总的韵调不变。

(本文转引自:阚男男编著,朴素浑成的民间歌谣  彩图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08,第132-134页.)

上一篇: 民间音乐:朝鲜族洞箫

下一篇:民间音乐:达斡尔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