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故事 >> 正文

民间故事:皮匠驸马

发布日期:2019-11-10         点击:

向来重视知识、才学的中国人,无论在教育子女,还是挑选女婿上,把知识看得比金钱还重要。虽然他们不是人人都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但是“路不走不平,人不学不成”的思想却十分普遍,老百姓深深懂得“金钱越用越少,知识越学越多”的道理,羡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能耐。相信“有才有学百事通,无知无识死胡同”。然而就是这样才学、 地位相差悬殊的两类人,在老百姓创作的“皮匠驸马”故事中相聚一起,制造出让人忍俊不禁的艺术效果。

宰相的女儿想找一个有才学的人,宰相以一篇无人能认的“番文”挑选女婿。外地皮匠站在番文榜前不停的嘀咕,被误成是念番文,侍卫强行将其带人府中。宰相见他一表人才,又会念番文,毫不犹豫地将小姐许配给他。新婚之夜,小姐得知丈夫是个一字不识的皮匠,非常后悔。但事已至此,她只好想办法帮丈夫应付达官显贵的恭贺。皮匠以“瘪古是盘古的爹”唬住了众人,又用手势哑语吓跑了番军,从而受到皇上的嘉奖。这是一则流传在浙江一带的《皮匠驸马》,与此相似的故事在辽宁、内蒙、新疆、山西、湖北、四川、浙江、云南、福建、广西等地流传。就福建省来说,它就在建宁、龙溪、仙游、 大田、石狮、惠安、漳州、永春、南平、连城、霞浦、福清、连江、罗源、政和、龙岩等多个县市仍有口头传承。由此看来,“皮匠驸马”构成了一个颇受中国民众欢迎、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类型。(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647—658页。)

上一篇: 民间故事:梦先生

下一篇:民间故事:巧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