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阎王”型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与死神之间的一场“生死搏斗”,是不怕鬼故事的一种,同时它又成为了机智人物故事型式之一,在我国各族人民中间广为流播。
“斗阎王”型故事的主型是说某人用各种计谋巧妙地诓骗了阎王所派遣来的鬼差以及阎王本人。我们称之为“斗阎王•巧骗”型。故事开头一般是说某人的阳寿到了期限,阎王派鬼差去拘捕他;也有的则说某人得罪了阎王,阎王派鬼差去拘捕并惩治他。这时候往往又有土地、灶君或是别的什么鬼怪会来给此人通风报信。于是此人巧设计谋,对症下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次次地作弄了来拘捕他的小鬼。这样的巧骗斗智情节可以是许多次的。去拘捕他的鬼差,名目繁多,诸如秃头鬼、红眼鬼、罗 锅鬼、烟鬼、吸血鬼、玻璃瓶鬼、大力鬼、尖屁股鬼、苍蝇鬼、 小鬼、无常、牛头、马面……讲述者在这里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主人公对付鬼差的手段也总是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比如说在红眼鬼的眼里撒进胡椒粉;在大门口泼水结冰或撒上豆子 而让鬼跌跤;用粘胶把鬼的屁股粘住;骗鬼喝酒、抽烟、吃豆子 而使之最后十分难受;骗鬼吃粪;诱使鬼跌进粪坑;用开水将鬼烫伤;诱鬼进洞然后把鬼烧死……不同的异文使这个故事群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最后,故事的结尾则是阎王亲自出场。较多的场合都说阎王骑千里马,此人却骑一匹牛(或是猪),骗阎王说这是“万里哼”,于是阎王上当,将自己的坐骑和衣服与此人交换。此人抢先赶到阎王殿,指挥众鬼将后到的阎王打死。有时候,此人做了阎王;有时候,则说此人又回到阳间,活得很长久。总之,故事以普通人战胜死神,逃脱了死亡厄运而告终。其实,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出底层民众不畏权势,敢于向死亡挑战的乐观主义精神。(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507—5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