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故事 >> 正文

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发布日期:2019-11-10         点击:

以蒙古族“猎人海力布”命名的民间故事类型,讲述的是善良的猎人从神灵(或动物)那里获得懂禽言兽语的能力,面对一系列禁忌表现出不同态度,由此产生了风格多样的故事。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的实际,我们可以查阅到“猎人海力布”型故事异文32则,这些异文集中分布在我国蒙古(内蒙古)、鄂伦春(内蒙古)、满(黑龙江)、锡伯(新疆)、藏(西藏)、珞巴(西藏)、回(宁夏、河南)、苗(广西)、瑶(广西)、傣(云南)、土家(湖北)以及汉(湖北、山东、山西、吉林、内蒙古)等民族的大片地区,它告诉我们,“猎人海力布” 型故事是一个流传甚广,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民间故事。

从32则异文分析,“猎人海力布”型故事由懂动物语言和禁忌两个核心母题构成。懂动物语言是故事主人公帮助动物获得的报偿,这种报偿多是一枚宝珠、一顶帽子、一块宝石或神灵直接的赐与。但有的故事没有交待获取动物语言的经过,也有的故事不是听懂鸟言兽 语,而是以神灵言语的警告出现,这些在早期人们看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不同历史阶段叙事方式的差异罢了。禁忌母题是猎人海力布型故事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懂动物语言母题是构建故事基础的话,那么禁忌母题则是故事情节发展、故事内容升华的关键。

由懂动物语言和禁忌母题组成的猎人海力布型故事,面对不同的地域传统和民族文化生成了风格各异的故事。它大致可分为两个亚型,即违禁型和守约型。一是违禁型。此型又分为显形违禁和隐形违禁两种。显形违禁型一般以主人公为善救助动物(神灵)开头,以主人公为民悲壮献身结局。主人公献身后常化为永不毁灭的坚硬巨石或天上闪亮的星星,这一构想寄托了人们对舍己为人英雄的无限敬仰之情。该亚型还有一类是违禁母题在故事中凸现得不太明显,我们称之为隐形违禁类故事。如汉族公冶长故事,讲述公冶长懂鸟语, 因分食不公得罪乌鸦,被陷害关进大牢,他说出懂鸟语得到县官证实,结果无罪释放。故事简洁传神,显然经过删减和加工。设禁情节被省略,违禁母题虽留存于故事之中,但已不太鲜明了。守约型故事则可以下述故事作为范例:一条蛇为报一男子的恩而教他说兽语,条件是千万不能对旁人讲,否则他必定要死。有一天,他在家中听到两牲畜谈话,它们的会话使他乐得大笑。他的妻子看到他无缘无故地发笑,很想知道他发笑的原因。他犹豫不决地告诉她,如果说出发笑的原因,他就会死。然而他的妻子坚持要知道,最后他决心满足他妻子的好奇心并准备等死。恰在此时,他碰巧听到另一家畜的话,雄性家畜(一般是一只公鸡)警告谁在家不守诺言谁就得为妻子的缘故死掉。男人把这些兽语听到心里而拒绝泄密。(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497—507页。)

上一篇: 民间故事:斗阎王

下一篇:民间故事:龙子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