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正文

四大名绣之:湘绣

发布日期:2020-02-13         点击:

 

  湘绣是湖南人民在长期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历史源远流长,根据出土的文物推算,湘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烟色菱纹罗地“信期绣”

    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该绣品线条细密,绣工精致,以菱纹罗作地,绣花和织物菱花相互辉映,层次丰富,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刺绣是在已织好的丝织物(主要是绢)上,以细针添附各色丝线,绣出如绘画般流畅而细腻的花纹。湖南地区的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有悠久的历史。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墓葬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湘绣图案用朱红、棕红、深绿和金黄等丝线,绣成流云、卷枝花草和长尾小鸟等。变形长尾小鸟似燕,寓意“似燕归来”,故“遣策”称这种纹样为“信期绣”。

    1958年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幅龙凤图,以及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如“深褐色菱纹信期绣”、“黄绢地长寿纹绣”等大量刺绣残片等,都是古代湘绣的杰作。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艺术水平很高。  

 

绢地“长寿绣”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其以绢为底,用浅棕红、橄榄绿、紫灰、深绿等色丝线,在绢地上绣出变形云纹、花蕾、枝叶及似鸟的头部图案。

 

  至清代时,长沙刺绣已遍及城乡。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织者少,大家巨族或以锦钿相尚。”长沙县沙坪和开福区霞凝一带,是湘绣生产的传统基地,多数农家妇女均以刺绣为业,曾有绣乡之称。到清末绣工逾万,年产绣品2万多件。绣品以被面、枕套等日用品为主,也有少量高档画屏。

 

铺绒绣残片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号墓内棺的装饰绣品。用朱红、黑、烟三色丝线在褐色绢上绣出黑色斜方格纹,格内再绣红色和烟色的树纹。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平针满绣绣品。铺绒绣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纱绣针法的一种。以素纱作底,用彩丝在纱底上刺绣出花纹。绣满纱底,不露地子的叫“铺绒”。

     湘绣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根据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表现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出70多种针法。并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或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

 

   湘绣在清代后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清末,湘绣艺人李仪徽(1854-1928)首创掺针绣法;胡莲仙于1898年在长沙市司门口开设了第一家湘绣“吴彩霞绣庄”,掺针绣法通过胡莲仙传教徒弟而得以推广。掺针绣法能表现物像的浓淡阴阳、色阶渐变、色调混合,再与极为精细的劈丝技术相结合,使文人绘画的精神得以充分展现。清末民初,湘绣艺人廖家惠绣制《吴佩孚母亲像》(现藏上海博物馆);“奉安大典”中,孙中山先生灵柩覆盖的是湘绣棺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1933年长沙锦华丽绣庄刺绣的《罗斯福总统绣像》(现藏美国亚特兰大市小白宫博物馆),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展出,引起轰动,使湘绣扬名国外。这一时期,湘绣技艺均已达到相当高度。解放后,湘绣名老艺人余振辉(1913-1984)发明和完善了毛针法,使湘绣表现的狮、虎栩栩如生,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中独有的著名针法。通过数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湘绣技艺现已形成5大类72种完整的针法体系,为完美地表现文人绘画和现代摄影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面全异绣使湘绣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国人誉为“超级绣品”,外国友人称为“魔术般的艺术”。

 

 

上一篇: 四大名绣之:广绣

下一篇:四大名绣之:苏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