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雪(每年11月22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组
整理
2019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廿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如果说前面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水汽凝为水珠,发展到冷凝为霜,那么小雪则是寒气降至零下凝为雪。从节气名称的变化中可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活动规律——看天生活,以节气的变化安排生活与农事。
在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小雪节气后开始生火炉、烧暖炕,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此时田里的农活已经不多,人们就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人们也多盼望此时能下场雪,谚语“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表现的就是人们对小雪节气以后,下雪滋养保护小麦、冻死害虫的殷切期望。此时,南方地区开始准备御寒衣物、手炉之类,房内挂棉帘防寒。农田里,一是兴修水利、清沟排水、疏通水道,为来年水稻生长做准备,同时翻地,靠降温消灭藏在地里的越冬害虫。
当然,吃上也有许多讲究。在民间,小雪节气时有腌腊肉、吃糍粑、吃刨汤等习俗。“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贡品,俗语云“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指的就是祭祀事件。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在民俗活动中,用刚刚杀年猪的新鲜猪肉,精心烹制成土家族传统美食“刨汤”,用来款待亲朋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