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节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节庆节气 >> 正文

节庆节气:巴罗提节

发布日期:2019-09-25         点击:

巴罗提节,又称“皮里克节”,俗称灯节,是塔吉克族内仅次于其本族春节的重要节庆。塔吉克族宗教观念并不浓厚,但也受到了来自伊斯兰教、中原巫术等不同势力的影响。“巴罗提”节的形成被认为来自于琐罗亚斯德教(古波斯帝国国教,中国称之为祆[xiān]教)对塔吉克族的影响,张灯、拜火、燃烛皆来于此。巴罗提节通常在伊斯兰教历的八月十四至十五日(由于历法偏差,或在十五至十六日,一般对应公历的四月中旬)举行,节期两天,其性质和意义同清明节较为相似。

每年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制作灯烛。这些灯烛巴罗提节最为重要的节庆象征之一,塔吉克族人们会用一种叫做“卡乌日”的草的草杆当灯芯,外面裹上棉花来扎成火把的样子,再蘸满酥油或者羊油。

节日第一天晚上,塔吉克族会以家庭为单位,全家人围坐在一个用细沙铺满的大沙盘边上,沙盘里则插好之前准备好的灯烛。灯烛的数量应该和家庭中实际人数相同,如果有客人来访,就要增加响应数目的灯烛,假如家里有人在节前去世了,通常也会在沙盘中保留他的灯烛,以示吉祥。待全家人坐定后,家庭中辈分最高的家长会按照家庭中辈分及年龄的长幼次寻呼喊每个成员的姓名,每个人在被喊到时都要回答一声“有”并点燃一根“卡乌日”。当全家人的灯烛被点燃后,所有人要共同祈祷,祈求真主赐福。祷告完毕后,共用晚餐。入夜后,每家还要将一个排球一般大的羊毛球(或棉花球)蘸满酥油或羊油,插在长杆上点燃,立于房顶,全家人围在周围再次祷告,为家庭求得吉祥。仪式结束后,每家每户还会在家门口点起篝火,青年男女围于篝火边,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节日第二天,每户则由家长带领家庭中的男性携带好自家制作的酥油馕、牛羊肉以及油灯前往祖坟祭祖扫墓。他们会先将油灯点燃,在坟前摆好供品,之后再点燃将酥油、面粉、麸皮搅拌后放入盘内而制成的“依德”招魂灯。祭祖仪式完成后,巴罗提节便宣告结束。

上一篇: 节庆节气:俄罗斯族圣诞节

下一篇:节庆节气:敖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