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巴老李是条黑龙,可称为一怪,然却被奉为地方保护神。传说,早年下关东的山东人对它十分信仰。《括异志》介绍,在东北的陈山,有个白龙湫,里面有条白龙,常显灵发水。山顶上的龙王庙里有龙穴,达数尺深。遇到早年,百姓到龙穴祈祷,便会见穴中出现异物,就取穴中的水祭祀,果然灵验,下起雨来。
对秃尾巴老李的来历,见诸笔记小说的记载,与流传的民间故事,说法都差不多。袁枚《子不语》称:从前山东文登县有个妇女,春天到河边浣洗,看到树上生有李子,感到诧异,便摘下来吃了。自此便有身孕,后来产下一条小龙,有二尺多长,坠地后飞去。但每到清晨便来吮奶。其父用刀砍去了它的尾巴,从此便不再来。数年后母死,殡于林中。一天夜晚雷电风雨交加,第二天见棺材入葬,成一大坟。又数年父死,风雨雷电中见其父棺木被掀出坟外。嗣后,村人逢早年便到龙母坟祈祷,无不应验。
民间故事说法大同小异,为什么叫秃尾巴老李,不完全为着其母吃了树上的李子。因为龙母姓李,黑龙取母姓,也是为着对母养育之恩的感念。
秃尾巴老李为什么会受到下关东的山东人特别崇拜,那是因为它帮助了山东人,同时山东人更帮助了它。有个传说是“秃尾巴老李大战黑龙江”。原来有条白龙蟠据在江里称霸,常发水作孽,为害四方,黑龙要征服它,便求助在这里谋生的山东人,届时山东人为它补养,往江里扔吃的。经过三天三宿,黑龙终于战胜了白龙,控制了这条大江,从此人们便称为黑龙江。
黑龙江里的黑龙,便施展威力帮助山东人,伐树开荒,灌溉土地,山东人下关东总算求得富裕,在关东成家立业,一代代住了下来。
秃尾巴老李每年春秋两季,都要雷鸣电闪回山东去给母亲上坟,总是先刮风,后下雨,刮风为母坟添土,下雨为母坟加固。龙母坟结果被越垒越大,村民常到坟上祈祷求雨。定居关东的山东人,也不忘山东老家,不忘秃尾巴老李的出生地,每逢过年时,便在院中高高竖起一根木杆,上头挂灯笼,为的让老家的人看到,知道他们并没有忘记家乡。
在关东龙口地方,早年还有三月三纪念秃尾巴老李回山东上坟的习俗。同样在山东临沂一带,也在这一天祭祀龙母。两地的山东人都将秃尾巴老李这一传说人物,奉为神灵,并将其看作为他们的保护神,从此形成对灵怪的信仰习俗,作为信仰文化流传下来。(转引自:刘锡诚主编,吉祥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06,第162、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