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研究中心面向全校师生的“开放日”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逸夫楼二层南附楼展厅举行。活动邀请了计算机科学学院吴晓军教授、张玉梅教授、李鹏副教授、杨红红副研究员、朱昀博士后等团队成员作为活动讲解员。此次活动作为一场科普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公开交流,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的机会,使参与人员感受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带来的魅力。
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向大家讲解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和背后应用的技术及原理,充分契合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目标,圆满完成活动预期。活动现场参观、体验的人员络绎不绝。本次活动共呈现了18项成果,多以VR、AR设备与互动屏等形式展现。随机输入词语,人工智能古诗即刻呈现;以动态故事讲述二十四节气;利用体验系统直接成为传统民俗婚礼的主角;身临其境地感受江南地区的秀丽风景……。在参观体验中,同学们近距离观摩实验室特色的科技成果,每项成果都为参观同学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争相参与体验,用手机记录这些新奇的科技成果。杨校长、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王书记及董院长和其他民盟成员也参与其中,亲自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魅力。

团队成员为本科生讲解
杨校长莅临现场进行指导
计算机科学学院王书记、董院长体验项目
民盟成员体验项目
本次活动通过直观视听以及人机交互体验,为师生们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在娱乐互动中重现了中华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们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使绚烂的中华文化在全体师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