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每年2月18日、19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330°时交雨水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表示天气回暖,雪渐少,雨渐多,降水量逐渐增多。《月令七十二集解》说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的三侯为:“初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北,插候草木萌动”。雨水节气处于数九天中“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时段,此时水温上升,江河解冻,水里的鱼儿纷纷游出水面,因此,水獭很容易捕到鱼。而水獭喜欢将吃不完的鱼像陈列祭品似的摆放起来,于是便有了“初候獭祭鱼”的说法。大雁冬季从北方迁往南方过冬,春季天气回暖之时又从南方迁回北方,即“二候候雁北”。雨水时节天气回暖,降水逐渐增多,大自然中的草木开始萌芽返绿,就是“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节气虽然不是节日,但在川西一带也流传有一些风俗习惯,如回娘家、拉保保、撞拜寄等,人们以此来表达美好的愿望。
物送节,“送节”就是女婿在雨水这一天拜望岳父、岳母。“送节”的礼物通常是两把缠有一丈二尺长的红布的藤椅,这称为“接寿",意即祝愿岳父、岳母健康长寿。“罐罐肉”也是“送节”的一种典型礼品。就是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一起用砂锅炖了,再用红纸、红绳将罐口封住,给岳父、岳母送去,感谢岳父、岳母将自己的妻子养育成人。岳父、岳母还要给新婚送节的女婿回赠雨伞,让女婿在外奔波能够遮风挡雨,象征女婿生顺利平安。
回娘家,在川西一带流行着“雨水节,回娘家”的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当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已经生育的妇女,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没有怀孕的妇女,母亲会给女儿缝制一条红裤子,让她穿在贴身处,以示吉祥,祈求来年得子。
拉保保,“保保”是干爹的意思,“拉保保”是川西一些地区的风俗。旧社会,人们迷信命运,喜欢为儿女求神问卦。为了使自己的儿女顺利、健康地成长,则一定要拜个干爹。按小孩的生辰八字同金、木、水、火、土,找算水命先生算算命中相合相克的关系。五行中命上缺什么,拜干爹取名字就要带什么,这样才能保佑孩子长命百岁。这种行为流传下来,就成为了一种习俗,传承至今。雨水节气拉干爹,寓意“雨露滋润易生长”。在川西民间,有拉干爹的特定场所。(转引自:九天书苑编著,不可不知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常识一本通(插图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03,第40、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