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族人的节日单里,有一个出名不凡的节日——骆驼节。传说,当年忽必烈南征时,来到板北村,骆驼就在板桥边止步不前。忽必烈不知其故,只好弃骑就步,当他一下骑座后,骆驼立即变成了石头,永远地留在板桥大河边了。由此板北村人就定下了自己独特的纪念日。
骆驼节的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一,以板北村最为热闹。当天家家户户宰羊杀牛,以此庆祝,白天看滇戏,晚上则“漂河灯”。这也是当地最有特色的一项娱乐活动。河灯有的是南瓜飘作“舟”,罩上各种灯纸制成,有的是用琉璃做成,有的则用青蒿系上数百柱香点燃后变成翻“星星灯”等等。形状千姿百态,有莲花形,花篮形,鹤形,鹭形,鱼形,龙形,凤形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每当泛灯河上时,灯光,星光,色彩斑斓,相映生辉。有诗写道:“笙歌聒耳人欲醉,银花火树光照人,长河锦绣连天宇,天上人间尽河灯。”
传说远古时候,九顶山上有个仁慈的母亲。她的大儿子在坝区立家,小儿子留在母亲身边。后采这两个儿子都成了部落的酋长,但一个是汉族部落,一个是白族部落。在这位母亲五十岁的那年,大儿子的部落发生了战争,母亲一方面派小儿子起兵援救,另一方面筹集军粮以应战备。但大批粮食却没有足够的劳力运往前线;聪明的老人想出了一个顺水飘流的主意。她让人把粮食装在瓜壳葫芦瓢中,上面以灯为标志,使大批军粮终于安全地运到了下流的大儿子处。这就是漂放河灯习俗的来历。迄今,这一娱人身心的活动已十分普及,在当地的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时也都盛行放灯。(转引自:汪金友,中外节日掌故,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96、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