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建阳县(今名建湖县)建阳镇一带的民间舞蹈。活动范围在今建湖的建阳、高作和阜宁的东沟、益林一带。
据《建阳九狮图》第四代传人、老艺人陈庆恩(?—1986年)讲述: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突厥国向唐王李世民进献了九只形状各异、色彩不同、栩栩如生的玉狮子,唐王甚喜。不料突厥国在其中一只玉狮腹中暗藏火药,欲加害唐王,却被尉迟恭识破,阴谋败露。后唐土命尉迟恭至沿海一带筑堤造塔。经考证是建湖境内为苏北独有的三层占塔朦胧塔和东台市的西溪塔。后人根据这一传说创造了《九狮图》,以褒扬尉迟恭忠心保主、造福万民的功绩。
其源起何时无法考证,但是建阳灯会历史悠久,人们早有“益林会、建阳灯”及“灯镇建阳”之说。据陈庆恩回忆,清光绪末年,活动最为兴旺,每年从正月十五至二月二,到附近乡镇轮流演出,每天“戌时出灯寅时收”,有时通宵达旦。
全舞共分七节:“狮王下山”、“众狮出谷”、“八狮拜王”、“双狮对戏”、“九狮戏球”、“群狮追逐”、“拱王归山”。
演员服饰:从头到脚为连衣套狮服,且九只狮子色彩各异,分黄(狮王)、橘黄、红、粉红、桃红、青、紫、绿、白九色。头部与尾部扎成九种不同的形状,并装有烛环,供晚间演出,充分展示民间灯彩艺术。
用锣鼓伴奏,全舞配以气氛热烈的打击乐。
1986年经建湖县文化馆搜集整理,已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此后,《建阳九狮图》的第五代传人邵宏兴、刘维宏两位民间老艺人亦相继去世。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江苏卷,学林出版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