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语为“比溜溜摄摄”,流传于勐腊县僾尼人村寨。是僾尼人“新米节”(阳历11月收割之后)“扬花节”(农历八、九月间)和贺新房时所跳的舞蹈。
“新米节”是庆贺丰收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杀猪、舂粑粑,亲朋相邀,品尝新米饭;“扬花节”一般要过二至三天,节日期间的主要舞蹈就是“比溜溜撮撮”。贺新房虽不属节日,但一家盖房,全寨相帮,新房落成,共同欢庆。此时,比溜溜撮撮也是人们必跳的舞蹈。
舞蹈没有地点的限制,宽敞的地方,都可起舞。
跳《比溜溜撮撮》时由女性每人拿一顶竹篾编制的,帽边倾斜,帽顶长一尺,顶尖饰有彩线的帽子。首先在场中跳,看准在场的男性舞伴后,就用帽子对其挑逗。这时围观的人群会齐喊“赛赛……”这时此男性必须马上拿起两把刀“迎战”。帽来刀挡,刀砍帽掸,很是激烈,加上围观者的不断喊叫,热闹非凡。
舞蹈由竹筒和铓伴奏,2/4节拍,竹筒每拍击一次,铓第一拍击一次,第二拍前半拍击一下,后半拍休止。女舞者双脚跟向右、左来回移动;左手叉腰,右手捏帽顶,将帽子或向肩旁推出、或向肩前推出,然后经下弧线收回胸前,或者向前推出后经下弧线收至左肩上方推出时帽底朝外,收回时帽顶朝外或朝前,身体有时变换方向,头随着摆动。男舞者的动作是即兴发挥,面对着女舞者,双腿半蹲着来回跳跃,直跳到一方力乏败下阵去为止。
舞蹈时穿西双版纳哈尼族日常生活服装。
《帽子舞》现仍然在民间流行。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云南卷 上册,学林出版社,2014.01,第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