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舞因舞者身穿僧服起舞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吉林省的延吉市和安图县。据传,僧舞起源于佛教的音乐舞蹈法鼓舞,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经民间艺人的加工整理后逐渐演变而成。
僧舞的舞者通常是和尚装扮,身着蓝色裙子,白色长衫,红色袈裟,同时带着高高的帽子,左手持木鱼,右手持木槌,鼓槌藏在衣袖里。表演开始时,在舞台后区中间放一面法鼓,舞者面向法鼓,背对观众,两手展开,慢慢起舞。僧舞的动作主要是舞长袖和击法鼓。舞长袖将长袖甩向空中,好似向苍天诉说苦闷心情,动作轻柔;击法鼓,动作激烈,节奏分明。动作跟着音乐节奏而时快时慢,具有朝鲜族民间舞特有的动律特征,观赏性较强,但情节不多,注重渲染意境,多表现在深山古刹中的一些和尚孤寂无法排解的烦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