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麻舞是朝鲜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吉林延边地区和安图县一带,深受朝鲜族妇女的喜爱。绩麻舞历史悠久。据传,绩麻舞形成于朝鲜的新罗时期,当时为了发展民间的纺纱织布业,每年都组织绩麻比赛,输者要设宴款待胜者。一般比赛时,参赛者先左边膝盖着地,右边膝盖立着,取半坐姿位,舞蹈动作有:扯线、咬线、搓线或丈量、抚摸,或抻动等劳动时的肢体动作,同时也融进了民族传统舞蹈的“扛手”、“腰围手”动作,加强了舞蹈韵律感。表演者身着白色的民族衣裙,脚穿草鞋,腰上系着布绳子,和着伽耶琴,长鼓,洞箫等乐器边唱边舞,欢乐和谐。绩麻舞蹈形成之初以竞技性比赛为主,多为女子独舞,画面单调,后经过民间几代艺人的传承,发展至现在的群舞形式,队形协调,构图完美,布局完整。舞蹈内容也多表达女子为远方的郎君搓麻织布,赶制衣服,后深受苏联红军战士舞蹈的影响,又基于抗日战争的需要,内容多为支援人民子弟兵送前线。
“绩”是朝鲜族语,绩麻就是捻麻的意思,是朝鲜妇女搓线织布的写照,将劳动生活中的肢体动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注入节奏韵律,具有亲民性。在男耕女织的社会环境下,真实的再现了朝鲜族妇女的劳动场景,反映了朝鲜妇女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特点,也间接的反映了他们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