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知识 >> 民间音乐 >> 正文

民间音乐:云南汉族民歌

发布日期:2019-11-04         点击: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傣、哈尼、彝、白、壮、苗、傈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崩龙、独龙、阿昌、蒙古、普米等族。云南的汉族人民与众多的少数民族人民长期而广泛的交往,在文化,音乐许多方面互相交融。因此,云南的汉族山歌更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曲调上也比川、贵两地的山歌要丰富多彩。除了少数民族的影响之外,历史上曾有大量江南人迁徙至云南,因此云南民歌中又有江南风格与西南风格的混合因素。

云南汉族民歌可概括为舞蹈歌曲、山歌、小调和劳动歌曲,四大类。

1.舞蹈歌曲

舞蹈歌曲通常具有鲜明的舞蹈节奏,花灯歌舞中的曲调均属此类。其中,《十大姐》在

2.山歌云南汉族山歌在某些地区叫做“调”或“调子”,也有的叫做“腔”。山歌即所谓“山野之曲”,这类民歌主要在山野、田间演唱,由于演唱的环境不受限制,就形成这类民歌大都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这类民歌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对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故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这类民歌是云南汉族民歌中地方特色最为鲜明的部分,而各地又有不同的风格,且大都无固定歌词。多系即兴演唱,故最能显示歌手的艺术才华。云南汉族山歌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如《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等早已脍炙人口。

3.小调

云南汉族民歌中的小调可叫做生活小曲,数量较大,内容题材亦较广泛。这类民歌来源较复杂,既有不少明、清小曲,也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族民歌,大都有较固定的传统唱词。其风格相对地不如云南山歌独特,但仍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

建国以来,著名民歌演唱家黄虹对云南汉族民歌的介绍、传播以及演唱艺术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她演唱的《猜调》、《小河淌水》、《绣荷包》、《耍山调》等云南民歌,赢得了国内乐坛的赞誉。30多年来,她曾随各种艺术团体,先后访问了前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日本、印度、印尼、缅甸等国,以她精湛而独具特色的民歌演唱艺术,为云南民族音乐绘上了浓重的一笔。

4.劳动歌曲

劳动歌曲大体包括三种类型。一类是伴随着特定的劳动生产唱的山歌;另一类是在集体劳动过程中,起鼓舞情绪、减轻疲劳、协调动作作用的劳动号子,通常是一歌众和,并且有鲜明的劳动节奏和强烈的劳动气氛;再一类则是一种由专职歌手在田间伴随劳动过程即兴演唱的形式,演唱曲调多由当地山歌、小调连缀而成。

(李乡状主编,轻轻松松跟我学——了解传统文化 第十三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06,100-102页)

上一篇: 民间音乐:桂林民歌

下一篇:民间音乐:浏阳客家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