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上午,由浙江大学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课题4“基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创新工艺产品与数字博物馆应用示范”中期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咖啡吧召开。参加会议人员分别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和浙江大学。此外,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浙江省博物馆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的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研讨。


会议由课题4负责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郑霞主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在会上致辞。
项目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吴晓军教授对课题近期工作进行部署,并强调中期检查的5个关键点。
作为课题4负责人郑霞副教授详细汇报了课题的总体进展情况及中期指标完成情况,简要说明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及相关活动开展情况,并指出现阶段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负责课题4子课题的孙守迁教授团队、李康副教授团队、郑霞副教授团队分别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具体工作进展,展示目前取得的成果,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
专家们在认真听取了各团队关于课题执行情况的总结报告和代表性研究成果介绍之后,通过质询、讨论等方式对课题4实施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最后,吴晓军教授对本次中期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肯定了课题4已经取得的进展,希望各课题组今后再接再厉,保证项目圆满完成。


【项目背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基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创新工艺产品与数字博物馆应用示范”围绕戏曲、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故事、节庆节气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应用和展示的需求,研究具有多感官刺激、高交互性的展陈设计方案;研究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展品;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特征提取、分类和表达;研究面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技术和理论方法,形成的方法和技术将为智慧文化资源服务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