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实验室合作研究基地挂牌及开放课题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实验室及合作研究基地相关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议,陕西师范大学与内蒙古师范大学两校科技处领导出席并讲话。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处周丹丹副处长及陕西师范大学科技处屈新运副处长在讲话中均表示,文化科技融合是发挥两校特长,落实文化强国建设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实验室及各研究基地能够紧紧围绕我国民歌资源的开发利用深耕细作,开花结果,学校也将为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
张玉梅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建设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进展,内蒙古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桂林旅游学院、西安思源学院、安康学院、榆林学院等六个研究基地代表就基地基本情况及研究工作开展思路等做了交流研讨。
吴晓军主任为六个研究基地授牌,张玉梅副主任为承担研究工作的负责人发放开放课题证书。
最后,吴晓军主任针对研究基地和开放课题设立的目的和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说明。他指出,研究基地和开放课题的设立基于民歌资源本地化的特征,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实现研究资源的最优化整合,各基地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开放合作的状态吸纳更多的研究力量参与其中,实验室也将密切联系各基地,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产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实验室吴晓军主任、张玉梅副主任及办公室李鹏主任、杨红红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王海龙院长、柳林副院长,桂林旅游学院旅游演艺学院蒙榴院长,安康学院艺术学院成党伟院长,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张峰院长,西安思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征风副院长等参加了挂牌与启动仪式。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海龙教授担任内蒙古民歌研究基地负责人,江西师范大学系主任姚志辉副教授担任江西民歌研究基地负责人,桂林旅游学院旅游演艺学院院长蒙榴教授担任广西民歌研究基地负责人,安康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成党伟教授担任陕南民歌研究基地负责人,榆林学院李赵兴教授担任陕北民歌研究基地负责人,西安思源学院副院长王征风高级工程师担任语音智能技术研究基地负责人。